找到相关内容463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二)

    由意门转起的为意业。如是依照(布)施、(持)戒及修定的区别,也有三种。依照(八十九)心的生起,则(欲界的善业)有种。依照(布)施、(持)戒、修定、恭敬、义务、回向、随喜、闻、说法、见正直业的区别有...同起、同灭、同所依、俱行(同时存在)的,有二十一色聚。  (1)命、(种)不简别色与眼相共,名为眼十。  (2~8)如是(命、不简别色)与耳等组合,次第的名为耳十、鼻十、舌十、身十、女性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42086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,如理作意而修习,  与之相同具功德,他少许亦无有。  族貌闻虽具全士,然离慧戒非受敬,  何者具此二功德,彼无他德亦应供。  知世法者得与失,乐忧美言与恶语,  赞毁世间此,非我意境当平息。 ...行;二、正行;三、后行。   己一(加行)分二:一、断除违品散乱;二、修行同品四无量:   庚一(断除违品散乱)分四:一、断除对境之散乱;二、断除世间之散乱;三、断除财物之散乱;四、断除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

    项法规被附于<戒经>后,传诵久了也成为<戒经>的一部分。   (三)戒经的条数   古有“百五十余学处”之说。对此,平川彰及B. C. Law认为:此乃<戒经>中除去“众学”。巴宙则认为“众...增列廿六条),与其他戒本仅差“上树”一则。   所以佛世〈戒经〉集为五部时,已有“学”;至僧伽和合时代(第二次结集)已渐成部,二○二戒;部派分化后的阿育王时代,有二二○戒,后为二五○戒。条数的...

    清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889830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88)

    、财产等世间的同品就会产生,令心不断地往外散乱,堪布根霍说:“不要说坐禅、修寂止胜观,就连行持善法的机会也没有。”的确如此,一个凡夫人有了名声后,整天忙于交际应酬,在世间中团团转,忙忙碌碌地...都是修大乘佛法,所求的“专业”,唯一是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,而不是自我解脱的小乘阿罗汉,也不是让人沉溺轮回的世间。既然是希求解脱者,就千万不要被名闻利养所束缚。假如有人从中作梗摧毁我们的名声财产,帮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9142310207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(2)

    ,丢开吧!」又问:「那么,说法吗?」回答还是一样。再问:「那么,禅修和说法并行,好吗?」回答仍然相同。最后只好问:「那么,我该怎么做才好呢?」尊者这次答说:「打从内心,舍离现世,尽此生莫离种敦巴。」  种敦巴居士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,在热振寺发展了噶当派的传承。他总是穿着破旧的牧人衣服,到柏树林里禅修。有时他走进树林时,会口念龙树菩萨的偈颂:「世间法者利与衰,苦乐毁誉及称饥。世间非我境,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559968.html
  • 了幻法师答:居士如何过好在家生活

    了幻法师答:居家 “居家”出自《杂阿含卷四九一经》,是佛陀教导在家人过好生活,以获得现实、未来利益和安乐的种方法。此经是佛陀为少年郁阇迦所说,通过问答的形式,为在家人提出了项教诫;全经约八百字,简明扼要,言简义赅。 1、得今世的安乐的四 我们看看经文开始的缘由:“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时有年少婆罗门,名郁阇迦,来诣佛所,...

    了幻法师

    工作|家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9/19354729950.html
  • 关于“受相应”的法教

    本体:“空”的实相特征。这是属于“无为”:不生不灭、法尔如斯、本来如此,与任何个人的精进修行无关。只有“无为”才能契入。   ◎所以佛陀才说:想受灭的灭尽定的乐与寂灭乐、菩提乐是不同的。    ...谓四食。复有五,谓五受阴。复有六,谓六内外入处。复有七,谓七识住。复有,谓世。复有九,谓九众生居。复有十,谓十业迹。于此十,正观无常、观察变易、观察离欲、观察灭、观察舍离,得尽诸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4.html
  • 弥勒净土论(2)

    ;  2、同本同译《大宝积经弥勒菩萨问会第四十一》(同经111卷);  3、同本异出未完本《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》,后汉安世高译于公元148至170年间。  经文内容为:佛一时住在王舍城耆崛山中(《要慧经》言舍卫国),尔时弥勒菩萨经佛许可而问曰:诸菩萨究竟成就几才能于胜进法中不退不转,知诸法之实相,于诸世间心不疲倦而疾速得无上正觉?尔时佛告诉弥勒,菩萨毕竟应成就。何为?一为成就深心(《...

    (日)松本文三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248766.html
  • 居士如何过好在家生活——了幻法师

    居家 “居家”出自《杂阿含卷四九一经》,是佛陀教导在家人过好生活,以获得现实、未来利益和安乐的种方法。此经是佛陀为少年郁阇迦所说,通过问答的形式,为在家人提出了项教诫;全经约八百字,简明扼要,言简义赅。 1、得今世的安乐的四 我们看看经文开始的缘由:“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时有年少婆罗门,名郁阇迦,来诣佛所,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。白佛言:世尊!俗人在家,当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5776677.html
  • 不作任何闻思的修行,是一种愚笨的盲修瞎炼

    我们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世间的染污当中,而真正的善心,比如寂止、胜观等如的心却非常稀少。 如果我们在世间中耗尽了自己的一生,那真是很可惜。因此在听闻到佛法之后,我们应该身居寂静的地方精...。现在末时代有些人,说是你们不要学经论,学经论没有什么意义,要实际修行。但如果没有闻思,怎么能修持呢?这真是着魔! 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要求先闻后思,遣除修道前的一切障碍之后再修持,如果从来没有闻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74080308.html